純軟醫療器材(SaMD)在台灣的UDI實務重點

隨著醫療器材法規對產品全生命周期的管理日趨嚴格,UDI(Unique Device Identification,單一識別碼)制度已成為上市後監控與產品追溯的核心工具。

在2021年,台灣施行醫療器材的UDI後,大部分廠商對於UDI標示都有一定認識,然而對於「純軟體醫療器材SaMD」的UDI實務處理,仍存有不少疑問:如果沒有包裝要貼哪裡?沒有批號可以填什麼?

儘管純軟體醫療器材產品(SaMD, Software as a Medical Device)的UDI要求,沒有額外獨立的條文,不過有幾點實務建議可以供參考。

UDI資訊怎麼標?純軟體SaMD的實務顯示方法

一般醫療器材中的UDI,通常呈現在產品本體、外盒包裝或說明書上。

對於純軟體形式的SaMD,沒有實體載體可張貼UDI標籤時,則需要在啟動畫面、設定頁顯示UDI資訊,例如:

  1. 啟動畫面(Splash Screen):在軟體啟動時即顯示產品名稱、UDI-DI、版本號(作為UDI-PI)。

  2. 設定頁面(Settings / About):若啟動畫面僅短暫顯示,建議於「關於本軟體」或「設定資訊」頁面中常駐顯示UDI資訊。

  3. 電子說明書(e-IFU):可於PDF說明書或使用手冊首頁揭露UDI資訊。

  4. 雲端平台登入介面:可於使用者登入頁或帳號資訊頁顯示UDI與版本資訊。

特別注意:上述的各項設計中,廠商應透過畫面、圖片方式(截圖),置入技術文件內作為證明。

代表生產資訊的UDI-PI,如何呈現

根據《113年度醫療器材單一識別系統資訊管理平台常見問題集》提及:

「醫療器材軟體(Software as a Medical Device, SaMD)若未以實體包裝方式流通,則其UDI生產資訊(UDI-PI)為軟體版次(Software version),於TUDID系統登錄時,應將軟體版次視為序號(Serial Number)欄位,並填寫為 'Y'。」

所以在登錄TUDID系統,填寫「序號」欄位時,應勾選「Y」,且將「版本號」填入才是正確作法。

UDI對SaMD廠商的挑戰與對策

許多SaMD開發商忽略了軟體版本控管與UDI資料的連動性,可透過以下方式補強:

  • 設計變更流程中,新增「UDI標籤檢查」的審查節點,將版本變更是否需產生新UDI-PI納入設計審查。

  • 設計審查表單,增加審查:「本次版次是否影響UDI?」、「是否須更新TUDID?」

  • 若公司有產品釋出(Releas)標準程序,將「每次軟體釋出(Release)檢視並更新UDI-PI與TUDID平台」,列為產品釋出流程的標準步驟。

舉例來說,某純軟產品「SynerMed AI」的介面修改,自v1.0升級至v1.1,並為正式公開使用者介面,需於TUDID平台註記UDI-DI為同一碼,UDI-PI更新為v1.1,並同步發布。

透過制度化的流程與審查控制,提升SaMD產品在審查與上市後監管上的合規性。

最後提醒:若SaMD仍以實體媒介(USB、CD)銷售,則產品包裝仍遵循UDI要求,標示包含批號或序號,並進行TUDID資料登錄。

參考資料:

- 113 年度「醫療器材單一識別系統資訊管理平 台(TUDID)常見問題集(Q&A)」

Previous
Previous

搞不懂醫療AI該準備哪些文件?圖解ISO 62304分級與對應要求

Next
Next

醫療器材技術人員資格整理:製造、輸入、維修